钢铁业“越亏损越投资”
添加时间:2015年10月16日
新闻来源:
浏览次数:
时间:2012-04-20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中国钢铁业就陷入了全行业亏损,今年一季度同样如此,且钢铁上市公司亏损进一步加剧。今年一季度,韶钢松山预亏3.3亿元,华菱钢铁预亏6.9亿~7.3亿,鞍钢股份预亏18.88亿元。
既然钢厂不赚钱,缘何还要继续投资?“现在的产能都是之前作的决定,在作决定时,至少是预期能赚钱。”有分析师昨天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这样解释目前的“怪现象”。
钢厂则有另一种理解。河北一家大型钢铁企业中层人士接受本报采访时称,产能扩张主要有两类情况,“一类是国有钢企,国企领导要的是政绩,产能扩张有政绩,亏或赚与自己无关,领导的钱不少拿;另一类是民营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实际上一直在盈利,他们借了钱再建设,逼得他们不得不生产,另一方面,产能搞大了将来卖出有资本”。
政策也在刺激产能越调控越多。这位钢厂的人士称,“按照政策,小的高炉要淘汰,钢厂又不能不干,只好准备上大高炉,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让中国钢铁走上一条不归路。”
虽然政策要求企业上新的高炉时进行产能等量置换,可现实是,鲜有企业按照等量置换的方式上新高炉,一般都是扩大产能,同时尽可能推迟淘汰原有的小高炉。其次,对于一些钢铁企业老板而言,“做了多年的钢铁只会干这个行业,在还有利的情况下不想转型”。
然而现实是,后进入钢铁业的一些民营钢企盈利能力明显好于现有的国有钢企。按照上述河北钢企的人士介绍,“现在的市场是国企赔钱的时候,民企能赚钱,等国企要赚钱的时候,钢材价格就要回头,因此未来国有钢企赚钱机会很少”。
国有钢铁企业及其上市公司面临的困境将是长期的。王晓齐认为,钢铁工业依靠数量扩张的发展阶段已经结束,面临的严峻形势是长期的,估计有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