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是煤炭企业的根基,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必须有更加丰富的资源储备。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开局之年,不论是省内省外,还是在远隔重洋的北美,在获取新的煤炭资源方面均有突破。但是随着全国煤炭行业形势的严峻发展,实施煤炭消费总量和总产量双控制成为全国和各省煤炭会议重点,国内两大产煤大省内蒙古、山西率先提出控制煤炭生产规模和总产量控制口号,并对型煤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做出一系列措施。3月5日,相关媒体报道,山西省确定2012年煤炭总产量将控制在8.5亿吨,而2011年山西煤炭总产量已达到8.7亿吨,那么要控制这个目标显然要减产2000万吨。这对于刚刚完成煤炭资源整合,产能正在逐步释放的山西无疑是一种考验。
而在国际上煤炭发展形势也不容乐观,因煤炭行业需求疲软导致美国现货市场炼焦煤价格下跌,型煤设备的发展又重新被推入停滞的危险。低挥发煤价格下降3.87美元至每吨201.13美元,跌幅1.9%,而高挥发煤价格下跌1.75美元到187.50美元/吨,降幅0.9%。数据提供方在每周报道中表示:“虽然对价格已不看好,但无论买方还是卖方,任何一方价格尚未到不可接受的地步。”Energy Publishing表示它通过对煤炭买卖双方的调查研究来定价。 自2011年11月一方面受国家限价政策影响,另一方面受大量进口煤炭的影响,再加上国内外煤炭需求低迷。煤炭价格一路下挫,尤其是港口的煤炭和型煤设备价格方面。近日有媒体报道,随着港口煤价的走跌,逐步传倒到产地,山西和内蒙部分坑口煤价下跌并且出现滞销现象。现实中有些电力企业拿到煤矿以后,管理运营情况并不太好。如果管理不当,成本提高了,安全也没有保障,反而可能给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搞煤矿不是简单一句话,也不是谁都能搞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