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本周动力煤市场依旧延续跌势,年底上游产量供应提升,但下游需求仍有萎缩,整体供大于求,市场预期偏悲观,从产地到港口再到终端价格出现联动下跌。在市场弱势运行过程中,中间贸易流通活跃度下降,即使在旺季时期也无心接货赌市场,整体社会库存在向市场两端集中。进口煤方面前期外盘价格持续上涨,而国内处于阴跌走势,价格优势逐渐收窄,再目前市场悲观预期下,进口煤上涨动力也被削弱,开始出现走弱迹象。
供应方面,近期主产地煤矿环保、安全检查常态,此前部分停产煤矿也陆续复产,产量、开工率均有所提升,然而受下游港口价格下行,同时内陆终端库存高位等因素影响,终端及贸易商接货意愿下降,煤矿出货不佳,库存持续提升,现已处高位水平,多数煤矿降价促销,本周降价主要集中在陕蒙地区,山西地区由于国有企业为主,主供长协销售,价格相对稳定。经过两至三轮降价后煤矿销售未见好转,矿方整体预期较差,而且煤矿利润还比较丰厚,短期看还有下行的空间。
港口方面,进入10月份以来北方港市场煤需求就未有好的改善,价格一直处于阴跌状态。目前沿海电厂耗煤量还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但中转港、沿海电厂库存高位,终端兑现长协及进口煤为主,市场煤接货意愿极低,仅有零星的采购询货,且压价偏低,部分供货企业库存过高,且对后市预期悲观,近日也开始积极降价促销,另外,叠加期货价格的大幅下跌,对市场情绪影响较大,多数参与对后市预期不乐观,导致部分刚需客户的采购计划也在推后,需求一片惨淡,个别客户也有低价抛货的情况,本周后半段价格跌幅开始扩大。
需求方面,近期在耗煤偏低,供应增量的情况下,沿海及内陆电厂库存都在被动提升,其中重点电厂库存已达到9400多万吨,按目前的补库速度,估计很快达到1亿吨历史高点。虽然逐步进入冬季用煤高峰时期,但在这种供给和库存状态下,需求预计不会有太明显的改善。
进口煤市场方面,近日关于部分地区进口煤限制的消息经过了解证实后对市场影响并不大,内贸价格持续下行,且暂未出现企稳迹象,进口煤价格优势很小,部分地区进口煤还出现倒挂,下游对进口需求也有减弱,周初开始价格出现走弱迹象。其中澳煤外盘价格变动较明显,(CV5500)从此前FOB53-54美金降至52美金,印尼低卡煤有其特殊性,还有电厂在招标采购,且价格并不是很低,外盘报价暂时坚挺,(CV3800)小船型FOB35美金。另外近期海运费小幅下降,人民币汇率也略降,给离岸价格留出一定挺价空间,多数进口商认为短期进口煤价暂时不会有大跌的可能,从另一个角度看进口煤价格对沿海内贸价格或许有一个反向的支撑。
3
产地指数:截至10月31日榆林5800大卡指数387元,周环比下跌12元;鄂尔多斯5500大卡指数339元,周环比下跌11元;大同5500大卡指数410元,周环比持平。
港口指数:截至10月31日CCI5500指数报562元,周环比下跌9元,CCI5000指数报492元,周环比下跌8元。CCI进口5500指数报65美元,周环比下跌1.1美元,CCI进口3800指数报43.4美元,周环比下跌0.8美元。
产地数据:据汾渭产运销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监测“三西”地区66家煤矿平均开工率周环比上升5.15%,其中山西地区开工率周环比上升5.07%;陕西地区开工率周环比上升9.35%,内蒙古地区开工率周环比上升2.14%。总库存周环比增加3.4%。发煤利润周环比下降4.6%。
中转数据:北方港口库存:截至11月1日秦皇岛港库存654.5万吨,周环比减少17.5万吨。
下游数据:沿海电厂:截至11月1日沿海六大电厂日耗量56.55万吨,周环比减少5.97万吨,库存总量1669.3万吨,周环比增加42.9万吨。
全国重点电厂:截至10月28日全国重点电厂库存9446万吨,较10月20日上涨368万吨;当日耗煤320万吨,当日供煤420万吨。
4
本周动力煤市场值得关注的事件:
上周末市场传出福州港、广州港限制进口煤的消息,从市场了解到,由于福州海关煤炭申报量已超2018年水平,25日起暂停进口煤炭申报;广州海关不允许异地报关。据部分进口商反映,福州海关进口煤超量,暂停申报,但福州港还可以异地报关,港口作业还正常;广州港还有额度,暂时看对市场影响有限。
总体来看,目前动力煤市场供需失衡,煤价仍处下行通道,后期进入冬季用煤高峰期或许对市场有所支撑,但多数市场参与者对整个四季度市场并不报乐观的看法,认为即使有支撑对煤价来说只是短暂的趋稳或小涨,大趋势还会下跌。